新闻纵横
媒体厦大
新闻纵横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进行了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内涵不断丰富。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2022年第11期的《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全文,题目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
2023-03-16
为持续贯彻落实上级和地方部门关于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共享的有关政策精神,加快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向社会开放,进一步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带动区域融合发展,更好地服务闽西革命老区及台海地区,3月20日,由厦门大学牵头的闽西南高校大型仪器开放共享联盟正式成立。同日,闽西南高校大型仪器开放共享联盟2023年第一次工作会议暨IOSP2023第三期大仪共享平台协同创新发展论坛召开。本次会议由厦门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主...
2023-03-22
3月19日,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在北京理工大学落下帷幕,我校航空航天学院《智造光学——先进光学元件加工装备全球领航者》斩获金奖,是本届比赛“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组福建省唯一金奖。“智造光学”团队以掌握核心技术,服务国家需求为宗旨,致力于光学元件超精密加工装备的研制及超精密光学元件加工全流程工艺研发,在整机和核心部件上突破国外垄断,掌握光学元件超精密加工机床整机设计、制造...
2023-03-22
近日,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中共福建省委讲师团下发文件,表彰2022年度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理论宣讲报告、微视频。我校“囊萤星火”青年讲师团获评2022年度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囊萤星火”青年讲师团由68名青年学生骨干组成,分别来自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参军入伍大学生等优秀青年群体。讲师团聚焦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以“青春思政微课”宣...
2023-03-20
3月17日,由厦门大学和中华文化学院共同主办的“两岸学者面对面”系列活动在厦门大学正式启动。首场活动由桃红世界永久进站30秒官网承办,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汪毅夫教授和台湾成功大学陈益源教授以“闽台历史人群——罗汉脚、唐山妈、班兵及其他”为主题展开对谈。汪毅夫,陈益源,厦门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林东伟、校长助理方颖、桃红世界永久进站30秒官网党委书记郭锦星,中华文化学院科研部处长刘英凤等共同为活动启动揭幕。方颖在致辞中表示,举办...
2023-03-19
3月17日,《光明日报》第七版刊发题为“多维度多视角讲好‘大思政课’——厦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改革创新纪实”的通讯,深入介绍我校不断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让爱党爱国成为厦大青年学子行动自觉的举措和成效。文章从“擦亮青春爱党爱国底色”“培育德才兼备新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三个部分,生动报道我校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党爱国情怀,砥砺强国奋斗之志,培育知行合一、德才兼...
2023-03-17
近日,百度发布首份AI华人女性青年学者榜,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自动化评估方法,以学术水平、学术影响力、学术潜力指数三个维度,从全球范围内评选出80名在AI领域贡献出众的华人女性青年。我校信息学院教授曹刘娟入选。AI华人女性青年学者榜由百度学术、百度人才智库(TIC)、天津大学复杂管理系统实验室、中国科大国金院商业智能中心、南京理工大学数据挖掘与应用实验室联合发布,旨在鼓励人工智能及其交叉领域的青年学者做出...
2023-03-16
媒体厦大
在用于生产乙二醇的催化评价装置实验室内,厦门大学化工学院谢素原院士(左)、郑建伟教授(中)、袁友珠教授正在探讨交流。本报记者 施辰静 摄3月17日,从北京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厦门福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温和压力条件下实现乙二醇合成”项目成功入选。“温和压力条件下实现乙二醇合成”...
2023-03-20
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于17日发布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分别为:祝融号巡视雷达揭秘火星乌托邦平原浅表分层结构;FAST精细刻画活跃重复快速射电暴;全新原理实现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揭示新冠病毒突变特征与免疫逃逸机制;实现高效率的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和组件;新原理开关器件为高性能海量存储提供新方案;实现超冷三原子分子的量子相干合成;温和压力条件下实现乙二醇合成;发...
2023-03-18
五年来,厦门大学近千名学子通过西部计划等方式前往宁夏、西藏、新疆等地,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厦门大学不断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党爱国情怀,砥砺强国奋斗之志,让爱党爱国成为厦大青年学子的行动自觉。擦亮青春爱党爱国底色不久前,厦大党委书记张荣走上厦大讲台,结合学校百年办学历程中的杰出人物故事,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精...
2023-03-17
“两岸学者面对面”系列活动17日在厦门大学启动。首场活动以“闽台历史人群——罗汉脚、唐山妈、班兵及其他”为主题,由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汪毅夫和台湾成功大学教授陈益源展开互动对谈。所谓“闽台历史人群”,是指闽台两地历史上曾经存在但现在已不再存续的人群。在当天的活动中,汪毅夫和陈益源针对“闽台历史人群”及其历史活动展开生动对话。在他们看来,俗称“罗汉脚”的,系指那些“非酿乱不足为生”的无业游民;俗称“...
2023-03-17
日前,厦门大学科研团队等在《柳叶刀》子刊《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在线发表有关首个国产九价HPV疫苗Ⅰ期临床试验结果的论文。该论文指出,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九价HPV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接种部位疼痛和发热;所有的不良事件均为症状轻微的1、2级,短期内即自行恢复;所有受试者接种疫苗前后血常规、血生化均未发生有临床意义的异常改变;整个试验期间未发生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及严重不良事件...
2023-03-17
沉着冷静 保持定力本报记者 禹 洋 熊 丽 佘 颖 梁 睿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必须时刻做好准备迎接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面对国际国内环境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必须做到沉着冷静、保持定力。代表委员们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正确把握大局大势、有效...
2023-03-12
■两会专访加强基础研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大学该如何发力?在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看来,一方面,推进基础学科建设必须发挥好评价和资源分配等政策“指挥棒”的作用,以此撬动创新;另一方面,学科交叉是创新的突破点,学科交叉上必须破除壁垒、创造条件,要让学科交叉成为创新的“策源地”之一。基础学科发展要变革“基础学科建设力度不够的原因很多,但基础学科出成果周期长、见效慢,导致各方参与积...
2023-03-12
眷眷南强,弦歌唱响;巍巍南强,钟声不息。上世纪40年代,厦门大学因优异的办学质量被誉为“南方之强”。百年间,厦大巍然伫立于东海之畔、鹭江之滨,发展成为一所独具特色的大学。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高等教育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态势,厦门大学如何加快“双一流”建设?如何勇闯科研创新“无人区”?如何不断提升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人民网采访...
2023-03-11
文化日历
通知公告
文化日历
20
03
文化日历
19
03
文化日历
08
03
文化日历
23
02
文化日历
12
12
文化日历
12
12
文化日历
通知公告
14
12
30
11
09
09
每日一书

长江中游的人地关系与地域社会
本书通过对长江中游地区民间文献特别是民间碑刻与古代冥契的收集和整理,对该地区人民的生计方式的转变、生计方式对环境的适应、以及为适应地理环境而产生的这种生计方式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地域社会的变迁及其区域差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专题学习



